葛俊杰:疫情冲击后企业如何变危为机的思考

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各行各业也在稳步复工复产,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后疫情时期企业如何面对各种困扰,如何变危为机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深思。

近日,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副会长、民建上海市委原副主委、上海企联副会长、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葛俊杰与各界企业家交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葛俊杰认为疫情后企业主要面对两大方面的问题。第一类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共性问题,包括银行贷款、现金流、社保税收、租赁费、合同纠纷等问题。这些问题企业家要相信各级政府会出台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共渡难关。第二类问题是每个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自身的个性问题,包括企业家的信心和心态,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等。

本次疫情对所有企业的打击和影响,政府与社会各界都有共识,创业者和企业家是这次疫情中的受伤者,企业面临了巨大挑战。面对实际困难,企业家要调整好心态和状态,坚定信心,守住底线,理智地去解决好突发因素带来的问题,诚恳地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沟通好,如实地把企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向员工和政府等方方面面交底,争取多方支持和理解。疫情过后的复工复产复市过程中,中央和上海市政府会陆续出台有力度的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发展,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目前困难时期,企业要相信政府,主动对接政府、银行等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和帮助,依靠政府渡过难关。

疫情反复在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不断增加,供应链上下游的不稳定性会持续出现。在这种背景和常态下,创业者和企业家一定要认清自我,找准自身定位,聚焦自身优势,把握属于自身的市场机会,增强管理不确定性的能力,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严格管理好过度发展的欲望,严格控制好过度负债,严格把控好超越自身认知和能力的发展,确保企业在可控局面下的健康稳步发展。

回归创业和经营企业的本源和核心,全面梳理企业战略定位和价值观。在未来发展中要坚守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把工匠精神作为企业长期趋势发展的源动力,抛弃盲目投机发展的心态,要读懂和认清自我,善于谋定而后动,要坚守“小的也是美的”理念,坚持在“专精特强”上做文章,下功夫,对不适合自身定位的业务,不能为企业创造现金流和价值的业务,要痛下决心尽快调整退出,让自身有限的资源聚焦在核心主业上,确保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企业家在全面梳理和认清自我的基础上,静下心来多思考,多谋划,找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模式,找准与企业自身能力和资源相匹配的发展方式。

把握好数字经济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加快推进组织架构优化和流程再造步伐,改革传统低效的运行体系,在降成本提效率上下功夫。要重新评估企业在新环境和新场景下的核心竞争力,聚焦并形成在产业链、供应链某个环节上的优势,在生态圈中寻求建立协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合作机制,增强企业生存发展的粘性和基础。

坚持“细分赛道论英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专而强”的健康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稳健现金流为核心的商业运行体系,加快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加稳固的商业模式,加快推进企业资源再配置,转型再升级,发展更稳健的体系建设。

疫情过后,企业经营者更应该从拥抱未来,把握未来的角度去定义企业未来发展,要从这次应对疫情中得到一些刻骨铭心的领悟,做出调整与改变,全面提升企业治理规范和风险管控能力。深刻认识到过去成功的经验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道理,深刻认识到没有理智支撑的激情,没有管理支撑的发展,没有现金流支撑的业务,都是风险的道理。要下功夫加快推进企业战略成型、模式成型、业务成型、机制成型、体系成型、管理成型的建设,加快对核心团队的理念和能力的建设,支撑企业更好的在新环境下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学习能力和把握趋势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快速更新,各项政策不断出台,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要加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和政策认知水平,把握好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精神内涵,抓住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机遇,紧紧围绕疫情后出现的生活新理念、消费新需求、市场新机会、企业新变化,加快推进自身发展转型和模式创新,加快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善于对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好行业协会在政策信息,协同发展,资源对接上的作用,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机会,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

发扬好企业家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企业面临困境的关键时刻,企业家首先要经营好理念和心态,经营好信心和定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善于把握发展机遇和改革时机,带领好企业员工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其次企业家要在“创新、转型、协同、优化”上做文章,下功夫,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创造价值”的深度合作,为企业稳步发展,持久发展打好基础。

 

来源:学习强国  东方网

浏览量:0
收藏